《红楼梦》中很多谐音梗,小说里最先出场的一对人物是甄士隐与贾雨村,他们分别谐音“真事隐”“假语存”。“甄”“贾”两个字的意义却并不只是谐音“真”“假”这么简单。其中藏着什么猛料呢?

青溪前期文章指出,根据脂砚斋的提示,可以推测出《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切入点是清代康熙年间。如果只是说一些儿女私情、争风吃醋,有必要把时间隐藏起来吗?显然不必。

《红楼梦》的主题,就藏在“甄”“贾”两个字中。我们观察“甄”“贾”两个字的构成,它们都包含着“西”字。脂砚斋对“西”字特别敏感,“西”谐音康熙的“熙”。他看到“西”字联想到的是康熙。你说妙不妙?可见这两个字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它们的构字法是个关键。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把“甄”“贾”两个字拆开来看:
甄字
“甄”拆字为“西”“土”“瓦”
“西”谐音“熙”,代表康熙帝
“土”“瓦”组合起来是“土崩瓦解”
“西”“土”“瓦”三个字
比喻康熙皇帝驾崩
又隐含康熙皇帝的政权被颠覆的意思

贾字
“贾”拆字为“西”“贝”
隐含“康熙贝子”的意思
指的是康熙的儿子们
真事隐、假语存
“甄”去“贾”来,说的就是康熙驾崩,他的儿子登基。“甄士隐”谐音“真事隐”,指康熙驾崩的事情被隐藏起了。胤禛的名字又恰好谐音“隐真”,真是如此凑巧。
“贾雨村”谐音“假语存”,是说雍正帝留下来的关于康熙驾崩和传位的某些说法是假话,这就暗示了这位清正帝得位不正。

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交替出现,映射的是一次皇位交替。这件历史清朝历史上的谜案就这样被曹公轻巧地隐藏在“甄”“贾”两个字的字法中。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正能够解读《红楼梦》之谜的金钥匙,最终还是要回到《红楼梦》文本当中。
脂砚斋说,《红楼梦》这部书“一字不可更,一字不可少。”
《红楼梦》耗费几代人的心血,曹雪芹仅仅编辑整理就花费了十年的苦功。我们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细心体贴地来读,这样才不枉作者们的苦心孤诣。
结语
“甄”“贾”拆字法,直接破译《红楼梦》中隐藏的大关键。清熙帝驾崩之谜、清正帝继位之谜,都隐藏在《石头记》中。
思 考
曹雪芹用如椽大笔,把清初两桩疑案隐藏在《红楼梦》中。书中是如何映射这些故事的呢?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青溪邀您:
共话红楼,同解其中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huang.com/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