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常德河街的夜经济消费
徐虹雨
常德,有一条街——常德河街。这条街白天很少有人走路,就像沉浸在梦中一样。灯火通明时,它醒来,充满活力和芬芳,并将天润广场、婚庆产业园、沿河街道德国小镇等夜经济实体串联起来,共同点亮常德的夜晚。
2021年,常德河街总游客512.3万人次,营业额约1.35亿元,夜间游客80%以上。常德河街作为常德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获首批国家旅游休闲街区、湖南特色示范步行街等荣誉
烟花味佳肴
常德河街是文化的集合, 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集旅游、商业、历史于一体,是一个老文化和新商业并存的地区常德市重要地标之一。
夜幕下的常德河街,是当地最烟火的地方,各种美食品种齐全,食香扑鼻,人们重温舌尖的幸福。
易兵市民住在紫河附近,朋友聚会,亲戚见面,她喜欢带他们去河街。津市人、麻糖糕、桂花糕、桃糕都是她记忆中家乡的味道,在河街,这些味道可以唤醒她的记忆味蕾。
沿街走,古色古香的建筑里陈列着老常德的各种美味佳肴。在粉馆里,世界上有一碗新鲜的。除了光滑可口的圆粉和扁粉,还有数百种传统小吃来逗你的口味。擂茶在博物馆里,一根挑战棒将花生、茶和姜磨成柔软芬芳的球,用热开水冲泡,房间里充满了香味。常德具有地方特色钵子菜,到处都是炖米粉,炖米粉,肥肠,炖豆腐……滚当三鲜,万物皆可碗:无辣不欢的常德人,将一只鸭做到了极致,在酱板鸭博物馆,鸭脖,鸭肠,鸭头、鸭翅、鸭舌、鸭骨架都是酱板食品;还有陬市的饺儿,澧县津市桃酥,石门武陵的腊肉麻辣肉……这里聚集了当地各区县的特色传统美食。有些店的名字,比如童年味、老味、老常德,也让人怀旧。
常德河街不仅考虑了当地人的味蕾需求,还照顾了外国游客的怀旧口味,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特色食品和餐饮。正宗的北京烤鸭,日本菜,韩国烤肉、 德式咖啡、意式披萨等待,让你在街区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食。
常德人不仅注重食物的味道,而且特别注重食物的文化体验。常德河街的一些企业结婚了传统的餐饮和文化。在鸳鸯马楼,有一个舞台,很像当年的老茶馆。舞台不时有常德丝弦、常德汉剧等待表演。在家,有一个小灯光舞台,邀请当地洞箫演奏者安安演奏,食客们可以听到或明亮或长长的洞笛声吹过心湖。
有些节日特色餐厅还有一桌难求的盛况。
在河街夜间消费中,店铺经营的餐饮消费占首位,占近50%。
或辣或甜,或粗俗或优雅,或热新鲜或凉爽,在常德河街夜市,你总能遇到一碗烟花美食,安慰味蕾。
画乡愁的流动画卷
夜晚,沿着河街行走,食物的香味满足了我们的嗅觉和味觉,弦歌曼舞,精雕细琢满足了我们的视觉。
夜间街头艺术是河街夜间休闲的另一张名片。歌唱、舞蹈、器乐、杂技、魔术等活动聚集在那里,带动了街区的知名度,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多元化。
常德在河街开展街区文化节活动,通过组织我来街头秀等互动活动,让更多有才华的民间人才共享文化平台。该活动还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街头艺术家。招聘成功后,街头艺术家可以在常德河街和德国风格街表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包括场地费,也可以向观众寻求奖励。河街手持麦克风或乐器,是民间艺人闪耀的亲民舞台。
常德河街大力推进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建设。通过开展特色文化旅游消费活动,如销、时尚娱乐、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活动等特色文化旅游消费活动,促进常德夜间经济多元化,促进夜间经济圈向周边地区扩张。在河街,积极举办近100项大型活动,受欢迎,吸引了500万游客。
除了沸腾欢快的文化夜宴,常德河街夜经济商圈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甜点。
河街上的一艘船是雕刻家潘能辉的工作室。船泊在紫河湾,船上陈列着铅笔画的《湘行散记》。展开画轴,穿过紫河上的风雨桥和凤凰吊脚楼,沅陵的乌篷船……一个接一个地映入眼帘。他用画笔把作家放在眼前。沈从文作品《湘行散记》成为20米长的画轴,雕刻在10米长、10吨重的红椿阴沉木上。这将是刻在木头上的清明上河图。
离潘能辉的船不远,有一个大麻绘画车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李健用彩色麻粉画一块麻布。铅笔在麻布上勾勒出几条线条,刷子在图形上涂上一层白胶,巧妙地将红色和粉色的麻粉颗粒散落在胶面上。木锤有节奏地敲打着麻布。我看到麻粉颗粒跳动,一朵盛开的桃花在麻布上生动地绽放。
住在河街,画河街,解决乡愁。李健鹰致力于乡愁主题的创作,加入老常德的文化元素,围绕历史记载中的河街老貌和河街变迁,创作了100幅作品,然后慢慢花时间将其中100幅制作成麻质画,连接成30米左右的长卷,以时间为轴,展现了河街的过去和现在。这将是撒在麻布上的清明上河图。
目前,踏虎凿花(国家级非遗)、花山岩画(国家级非遗)已落户常德河街非遗文化街区澧州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7户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在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
让更多的人来到河街,看到过去,看到乡愁,记住常德,这是非遗传承人进入非遗街的愿望。
定居在广东的常德人王鸿波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去河街。他说:吃过去的味道,听过去的歌剧,感受城市的老味道,心似乎很平静。
常德市委主要领导称赞融合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常德河街,流淌着浓浓的乡愁。
2021年,河街商铺总消费达到3000万元,其中文化消费约占29%。
常德河街,一碗特色风味,唇齿生香;画一幅河街百景,五彩缤纷。
穿越千年河流剧场
常德河街夜场有一场不容错过的文化晚宴,即河流剧场——灯光现场表演《常德记忆》,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模式之一。它可以让人们跨越数千年,遇见不同的常德,作家沈从常德的写作,画家黄永玉记忆中的常德。
穿过紫河沿线9公里的河两岸,设置了水韵常德、老街记忆、梦回古音、樵夫遇仙、月边丝弦等待9个现场舞台、折子剧、常德丝弦、常德汉剧、声、光、电等现代设备,常德当地民间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给游客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河两岸的建筑,成千上万的彩灯光影画卷的组成,流光溢彩。
夜幕中的桥,在光影变换中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常德连接新河、白马湖、新河、白马湖、穿紫河,柳叶湖、沾天湖返航道45公里的沾天湖。穿紫河从东到西有14座桥,每座桥都有自己的魅力。
穿紫桥,是穿紫河上的一座多孔桥,布置了十五个小桥孔。桥孔倒映水面,如日月连珠,如蛟龙掠水。
七里桥是一座风雨廊桥,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仿木廊柱,鲜红的灯笼,流淌着一种仿古感和时间感。
最有特色的是九座桥。它们的特点来自桥底的画廊。几位国内知名艺术家和壁画家结合常德地方文化,体现了历史、人文、乡愁的主题,在桥底画出了常德的画卷。
乘船穿过桥梁,仰望历史典故、人文传说、民间故事、生活各种常德元素,浮雕、镶嵌、手绘、釉陶桥底呈现等形式。
乘船沿河行走,穿过光影,或过廊亭,或遇见舞台,或倾听刘海砍樵传说,或相遇车胤囊萤的故事,或阅读寻菱七里的典故……河街,就像一本翻开的书,在夜晚展现出它厚重的文化和灵动的形态。
自2016年常德河街开业以来,《常德记忆》游船演艺节目约3800场,每月最多演出248场。
常德河街是常德夜经济的亮点,以此为中心,夜经济热潮荡漾。
柳叶湖与河街水系相连,也感受到了河街的热浪。8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七夕节为期4天的柳叶湖·湖滨音乐节在柳叶湖语言广场开幕。从语言广场到丝弦广场、五彩缤纷的花田、柳湖东角等专门设置的露营区,市场互动区设立了亲子市场、食品市场、后箱市场等。七夕节当晚,湖滨音乐节带动房地产和汽车展销售500多万元。
常德卡乐星球在柳叶湖畔推出魔术杂技狂欢节,为游客提供大型魔术杂技表演、无人机灯光秀等文化盛宴。从8月4日到7日,每天晚上都有400架无人机照亮夜空。夜光花车巡游、情侣互动游戏、电音派对、泼水大战等娱乐项目也在公园交替上演。七夕节当晚,卡乐星球综合收入近200万元。
友阿国际广场商圈,瑞欢乐城商圈万达广场商业区、步行街商业区、高山街商业区、特色美食节正在蓬勃发展。当地餐饮企业正在开展夜间美食餐饮促销活动,享受潮流。人们穿过食堂,体验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快乐。7月29日,常德万达广场,美食节开幕当晚,不到15分钟,经营汽锅肉丸的陈超就卖了6000多元。
夜经济的热浪向更远的地方荡漾——
桃园热云顶温泉,夜间经济芬芳,户外烧烤餐厅主要包括中餐厅、西餐厅自助晚餐、户外烧烤和温泉休闲餐厅、2000平方米的户外草坪、星星、烧烤啤酒,游客享受。8月份,每天接待约200人。
观音寺镇的溪流露营让人们享受和谐的夜晚。溪流露营、篝火晚会等项目吸引了许多游客,每天接待近1000名游客。夜间经济大力推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也促进了当地蔬菜、玉米、西瓜、腊肉等农产品的销售。自2022年5月1日接待游客以来,游客每天产生的综合销售收入约为1.5万元,累计销售收入约为180万元。
桃园枫林花海连续举办了七届灯光艺术节,人数众多。两个月内,20多万游客进入公园观看,收入近500万元。今年的国潮光影秀灯光节在不到一个月的开幕式上吸引了近2万游客,收入近80万元。
桃花源的河流剧场,夜间光影交错,游客乘船追溯小溪,生动的流动舞台,让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呈现生动的场景。河流剧场的表演在夏季旺季很难买到一票。演员们通常要表演两场,旺季一晚上要表演五场……
穿紫河,紫气东来,一条老街的乡愁还在。如果你不来,我的花就不会开,柳叶湖,爱情岛外……常德河街,一首歌《你不来,船不开》正在桨声灯影中歌唱。随着常德河街的蔓延,热情的音乐旋律和多彩的世界烟花蔓延开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huang.com/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