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只要经历创业的人都明白,在聚光灯下或者文字报道里被集中浓缩报道的“成功的高潮”,是为了满足大多数读者的爽感。
即使创业成功,高光时刻就是刹那,大部分给创业者的是煎熬。
在这个专栏的叙述是反高潮的,记录每天日常的琐碎:突不破的卡点、心里的恐惧、每天一睁开眼的焦虑。
一直在追求给客户好的体验感,可是业绩却上不去?
当时犯的错就是把这两者对立,非此即彼:以为销售力度大,就会影响到客户体验。
2021/10/24
周日,到costa看书。目标导向。把几个番茄闹钟的时间都用好了。上午的内容是,把美问的公开课《门店合伙人》那一篇又看了一遍,然后老夏分析师的《自媒体运营》又看了大约有6节,还剩下6节课。
早上在学习的自媒体运营,主要是讲内容的质量、数量,能不能做到持续输出。自媒体一般有种子用户期、初创期、品牌推广期,种子用户期就是粉丝数在0-5000这个阶段,能不能让别人成为你的粉丝,你的内容是至关重要,一定是高质量的内容持续输出,才能达到积累粉丝的目的。
这个让我去反思,是不是我们在小红书上发布的内容数量太少了,是不是要做到日更,才会有更多的专注度。原来是去在意小红书推广在做了没有,在做了一段时间,我要去思考的是,做得怎么样?粉丝数的积累,小红书有没有吸引到粉丝来店里做款式?
前两天在点评的首页发笔记,随便发了几篇内容,在观测一下浏览数量,在江倩那里观测到笔记发到10篇左右,能带动对门店浏览量的提升,这样就可以减少推广通的投入。推广通一个月的费用达到7000元,我觉得还是有点高的。想用其他的方式,减少推广通的投入。
要研究的东西不少,只恨时间不够。
明天带着王琳和小兰去上澳莉的销售课。今天和澳莉也就沟通了一下,她说员工上了这个课,回去还是要监管的。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监管方面不够严格。
今天和东讨论,他说:你其实还是没有把这个事当作是一个一定要赚钱的生意来做。
我辩解:一直在考虑在客户体验和销售业绩方面之间的平衡,就是对销售业绩的追求会影响到客户体验?
目前在客流、新客数据都不错的情况下,销售业绩没有提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自己,一直是处于主动退缩,一直处于往后退的状态。每天诚惶诚恐。业绩这天做得好,我的心情就好一点,业绩不高,心情就不好。
这样下去不行,却又找不到突破点。
(未完待续)

秋色晕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huang.com/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