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姓女孩名字大全小什么好听,蒋姓女孩名字大全小什么好听点。

《安阳侯夫人毛氏墓记》解读兼驳“永州记忆”之荒谬

原创:蒋京生

近段时间一个网名叫永州记忆人,对广西全州的一些学者在网上发表一系列关于舜帝真身葬地在今广西全州(古称零陵)的文章是恨的咬牙切齿。对全州县在文化公园塑立舜帝像也是百般诋毁。在网上一边发表一些文章坚称舜帝真身葬地在永州宁远,一边四处告状诬陷全州舜帝塑像是违章建筑,要求上级有关部门下令予以拆除。更是不惜造假宁远历史,抹黑全州历史。无奈古文献记载并不支持舜葬宁远九嶷山这一说法,被全州的学者依据历史记载驳的是体无完肤,理屈词穷,从而暴跳如雷,终于忍不住摆出了泼妇骂街的架势。对全州官方说三道四,对全州人进行人身攻击,他胡说什么“没有毛氏夫人这个人。毛氏夫人墓是宋时建的假墓”。我本不屑与此胡说八道之徒予以辩论,又恐不明真相的读者信以为真,不得不出来说几句,以正视听。

蒋姓女孩名字大全小什么好听,蒋姓女孩名字大全小什么好听点。

全州《梅潭蒋氏世谱》(注:此谱编于清道光十二年即公元1832年)载《安阳侯夫人毛氏墓记》原文:夫人姓毛氏,蜀(注:今四川)人也,为我始祖汉尚书安阳候蒋公讳琬之配,生子名斌、名显、名?。享年九十有二。

东汉献帝建安三年(注:公元198年)戊寅正月日生,晋武帝太康十年(注:公元289年)己酉十月日卒,于惠帝永熙元年(注:公元290年)八月日卜葬湘源县(注:今全州县前身)北。安阳候先夫人四十四年卒。子斌、显皆仕蜀,同死蜀难。

蒋氏世居零陵(注:古零陵县今全州县前身)。夫人偕子?还零陵之湘乡,晋武帝咸宁元年(注:公元275年),徙居零陵洮阳县(注:古县名,治在今全州县永岁镇梅潭后山,辖今全州县永岁、黄沙河、庙头、文桥四镇及今湖南东安县大部)北二十五里之石龙潭(注:今全州县永岁镇梅潭),上有老梅,偶被风拔植潭中,历久不坏,每盛冬花开水面,殊清新可玩,因易石龙潭名梅潭。

梅潭蒋氏旧分十大房,子孙繁衍至三四百人。族中有充卫吏目者,失陷官钱,官差人追取,犬多,啮追者至死。狱成,株连甚众,家业悉破荡,遂离居各处。今六山、歌陂、大路下、石淡罔,南里村(等)百余村者是也,满惟湘源蒋姓,其出自我安阳候者,子姓繁盛,虽源远流分,鲜不知其所自出也。夫人葬此几(按:几一几乎)千年矣。墓碑数易,今存者,系后晋天福二年(即:公元937年)裔孙枢密院学士麒所立,迄今将又三百年。碑字经风雨剥蚀,犹依稀可辨。特用重述,并详迁徙之处,离合之由,以泐于石,俾后之登墓而拜者,成知颠末,不至久而或忘也:岂不幸哉!谨记。

时大宋端平元年(即:公元1234年)岁次甲午三月清明日四十一代裔孙礼部尚书满立。

蒋姓女孩名字大全小什么好听,蒋姓女孩名字大全小什么好听点。

蒋姓女孩名字大全小什么好听,蒋姓女孩名字大全小什么好听点。

(梅潭蒋氏世谱·安阳侯夫人毛氏墓记)

永州记忆说:“三国历史没有毛氏夫人这个人”、“毛氏夫人名字不全”。只能说明他孤陋寡闻,一个外人没有看过几本蒋氏家谱,根本不懂蒋家渊源而已。同时也证明他对家谱知识的匮乏。古代家谱及墓碑哪有刻载女性名讳的?均是某母某氏。

在此建议永州记忆多外出看看民国之前立的女性墓碑,补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据蒋氏家谱记载“蒋琬正室周氏(周文庠之女)无出。纳侧室毛氏,蒋琬三子均系毛氏夫人所生。长斌、次显、三?”。如无毛氏夫人,又何来蒋琬三个儿子?

三国志》是记载国家及皇家重要事件的史志,并不是家史,也就不可能将某人的所有社会关系人员予以记载。它没有记载蒋琬的两个夫人及季子?(既没有为国捐躯,也没有功名)名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长子斌,次子显为国捐躯也只在《蒋琬传》一笔带过,同样没有记载斌、显二人的夫人及子嗣名讳。

且毛氏夫人带着三子?及孙子珩(长子斌之子)因世乱,绝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当时的零陵县(注:古县名,今全州县前身,蒋琬故里)湘乡,蒋琬之父的老宅,并未随夫长住成都或者绵阳。这也是陈寿没有在《三国志》记载蒋琬的两个夫人及季子?名讳的原因之一,也许他不知道蒋琬还有夫人及季子和孙子住在老家。

蒋氏世谱载:“夫人毛氏当侯仕蜀时以世乱故未及偕往殁葬今之升平乡(注:即今全州县永岁、黄沙河、庙头、文桥四镇)接壤东安处”。永州记忆引用的永州《蒋氏屏湘谱》(注:此谱编于民国初年)也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蒋琬之配毛氏夫人。可见这个永州记忆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永州记忆说:“近一千年后宋朝蒋姓人开始造假”。并引用了《安阳侯夫人毛氏墓记》的文字。我想他应该看到了墓记中“夫人葬此几千年矣,墓碑数易。今存者,系后晋天福二年裔孙枢密院学士麒所立。迄今将又三百年,碑字经风雨剥蚀,犹依稀可辨”的字样。真怀疑永州记忆的智力。难道不理解此段文字的意思?恐怕连小学生都理解:蒋满于宋端平元年(即:公元1234年)撰写《安阳侯夫人毛氏墓记》时,就见到毛氏夫人墓和三百年前的后晋天福二年(注:公元937年)裔孙枢密院学士麒所立的墓碑。在公元937年之前墓碑数易(注:重刊),可以说明毛氏夫人自安葬之时起就立有墓碑,要不然不会出现“墓碑数易”的现象。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就有墓并重立新碑。这又何来“近一千年后宋朝(公元1234年)蒋姓人开始造假”?可见永州记忆睁着眼睛说瞎话已成习惯。

永州记忆说:“800年的历史其实是很漫长的。宋朝的“毛氏夫人”墓早就成为尘埃,与人间泥土为伴,被历史夷为平地”。只能证明他主观臆断,信口开河。八百年历史的古墓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何况毛氏夫人墓是用大青石围砌,蒋琬后裔亦年年祭扫,又怎么被历史夷为平地了?

永州记忆说:“蒋琬及父在泉陵太平内东邱待过,故称故宅、故里,蔣昕、蒋珩葬泉陵”此说完全是永州记忆瞎编。没有那一本蒋琬后裔古谱家乘有蒋昕,蒋珩葬泉陵的记载。永州记忆还说:“毛氏夫人死后其家人为什么不把她归葬在家乡四川”我就奇了怪了,难道永州记忆的祖母或者母亲死后要把她们送回娘家安葬?没有听说永州还有这样的习俗。

永州记忆还说:“按照中国传统五代祖为祖,蒋琬距今1800年多少代?蒋琬还会是全州蒋姓的始祖吗?”难道永州记忆不知道祖先有远祖、始祖、鼻祖、近祖之说吗?据《蒋氏世谱》载:“蒋氏自受姓以来星罗棋布分处中国,而洮阳之有蒋姓则自安阳侯之家石龙潭始”,由此说明全州蒋氏始出石龙潭,蒋琬故居就在石龙潭,再宋端平年间礼部尚书蒋满撰《石龙潭碑志》“汉有讳琬者,事蜀,因置产于零陵之湘源(注:全州县前身)。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注:即公元227年,也是蜀汉建兴五年),因徙居于北乡二十五里石龙潭而居焉”说明琬公故居不在湘乡,也不是现在的永州市零陵区,而是在今全州县永岁镇梅潭。难道尊蒋琬为全州蒋氏始祖有何不对?中华民族均自称为炎黄子孙,炎帝黄帝就是华夏民族的先祖,难道永州记忆数典忘祖,否认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与禽兽又有何异?

说到蒋琬是哪里人?确实存在争议,《三国志·蒋琬传》载:“蒋琬,零陵湘乡人”,这个零陵湘乡究竟是今天的哪里呢?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绝非是今湖南湘乡(含双峰、宁乡)人,虽湘乡在东汉时隶属过零陵郡,但在三国时就已隶属于衡阳郡了,成书于晋代的三国志还会将衡阳湘乡说成零陵湘乡?且今湖南湘乡蒋氏也在其祖绍録公塑像碑文中载:绍録公携孙仲南在后晋天福癸卯(943年)复归零陵,守琬公旧址。此时的湘乡早已不隶属零陵了,但包括今广西全州,由此可见蒋琬并非今湖南湘乡人。

蒋氏世居零陵。夫人偕子?还零陵之湘乡,此零陵指的是东汉时的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的前身),并非现在的永州零陵。现在的永州零陵东汉时称为泉陵。那么蒋琬籍贯零陵湘乡究竟指如今的哪里呢?其实古人早有定论。

永州《蒋氏屏湘谱·石角山古甆記》载:“湘源、全州也。湘水出粤西兴安海阳山,《水经注》曰:阳海山,又曰零陵山,东流经全州至黄沙河(注:今广西全州县黄沙河镇),零西乡水入焉,故零为湘口全陵地界,通称湘乡”。也就是说湘乡即湘源,湘源就是全州县的前身。

今存全州永岁镇石冈村的蒋氏宗祠燕窝楼”清代一幅对联:上联:“期思漆水亦辽城,既乐且安,何再徙社曲逡遒,无乃九侯宜兴云阳,裔属都相”;下联:“零陵湘乡本全郡,殊名同地,即旧宅龙潭江浦,从此十房分析虔公,起石冈宗”。下联中的“零陵湘乡本全郡,殊名同地”一句即可明白,零陵湘乡本来就是全郡,是不同称谓的同一个地方,“全郡”即现在的全州县。

永州蒋氏认定全州就是湘乡,这和全州大岗燕窝楼对联“零陵湘乡本全郡”相互印证,我就不再多做解释了,想必读者已经清楚了,全州文化公园为何立有蒋琬石像以及毛氏夫人墓在今全州的原因了。

2022·10·25

【作者简介】蒋京生,广西全州黄沙河麻川村人,今年65岁,军转干部,曾在湖南益阳工作,现在已经退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58376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huang.com/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