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师鸿光

厚重西陈
师鸿光
西陈村原为西陈、王芦岗二村,解放初,因二村相连,统称西芦岗,又简称西陈。西陈村背靠小堤和天然文岩渠,面向广袤的黄河滩,风景如画,壮丽秀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处处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在西陈村北,矗立着两座高大的陈氏始祖碑楼,碑楼内有碑刻12通,其中有清代康熙、嘉庆、咸丰、光绪年间古碑4通。碑中记载了明洪武年间陈氏到此安家落户,芦岗为兄,西陈为弟,明永乐年间葬于此地的事实。特别有史料价值的是记载了陈氏族人大战天理教的经过。因此,数通清代碑刻于2002年8月,被长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在长滑边界聚众起义。长垣苇园村王士元率先响应。王士元既是甲长,又是这一带天理教的会首。在后孔村一带利用甲长身份,发展会员筹备武器和粮草,基本上已成公开活动。当时苇园不叫苇园,而叫后孔村,为天理教徒造反,在后孔村杀了县令赵伦,村民为避牵连,改称苇园的。
天理教起义的时间定在九月十五日,由北京首先发难。不料起义之事在滑县泄露,长滑边界的教会首领多数被捕。王士元决定,在长垣先树起造反的大旗。他的行动惊动了县府。知县赵伦,深知事情重大,急忙之中带领两个班头,来后孔村找王士元商量如何制止此事。不想王士元箭已上弦,剑已出鞘,问题严重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赵知县并不知这些,径直来到了后孔村。王士元假意接待了他们,让衙役在村中歇息 ,将赵伦诱骗到村外一个苇塘边杀死。在村中也将两个班头杀害。
县令被杀事情闹大。王士元亮出了造反的大旗。同时招来了官府的围剿。当时有大黄集廪生张治生、滑县丁栾集武生崔清彪,带领民团和乡勇与王士元在后孔村发生了激烈战斗。
这时东明的天理教组织人马紧急救援长垣的王士元,他们一路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当行至西陈村时,陈氏族长紧急动员,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与暴徒进行了激烈战斗:“教匪作乱,焚掠村庄,吾族仗义剿除,赴斗身死者八十余人”。在陈氏族人的抗击之下,暴徒伤亡很大。剩余暴徒狼狈西逃。陈氏族人乘胜追击,一直将其赶到张弓臣村西。这些暴徒与王士元回合后,一路向西逃去。陈氏族人的英勇行为,受到了周边百姓的赞扬和敬重,同时也得到官府的表扬。
王其昌筑寨抗匪
清咸丰年间,长垣流传着“三昌抗捻的故事”。他们是谷寨的李卜昌、樊屯的吕兰昌和西陈的王其昌。
清咸丰三年(1853)年,长垣县为保护村民安全,新筑六十一座村围堰寨,其中六十座,都是大村,唯有王芦岗是个小村,不足百人。能打寨是因为本村有二个重量级人物—王其昌和王勉。王其昌是民团团长,王勉为生员。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军起事,各地纷纷组织民团以自保,居仁里(现在芦岗一带)里长王其昌挥袂倡言号召百姓,当时在他家大院里,摆了几桌酒席,请南其里里长及芦岗小六合枪传人陈老先生等武术家,还有各村会首,一起商讨组织民团事。与会人员纷纷响应,号召百姓,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动员十八至三十五岁的男子,皆要参加,很快就近二千人前来报名,由武探花刘云会的老师陈老先生任总教官,组织征收粮马,训练士卒,收集各村乌枪、火铳、火枪、大白龙等火器,打造大刀、长矛等兵器。忙时务农,闲时练武。经二三年的培训,芦岗民团已成一支劲旅,同时安亭里里长付酉祥,也把安亭里和黄门里的团丁训成了劲旅。
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捻军分三路从长垣县的王堤、谷寨及河东进犯。王堤、谷寨皆败,唯有河东之捻军,没有过来。一因黄河阻塞,二是王其昌善于用兵,士卒用命,调度有方,保护了一方百姓的安全。
西陈人的“开封府”
开封府是包公等开封府尹办公的衙门,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的美名传于古今。
现在的“开封府”旅游景区,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包公湖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到现在,许多人还不知道“开封府”旅游景区是西陈著名企业家陈然兴建的。
2001年,包公祠管委会想建造一座大宋开封府,陈然的宏泰地产公司以其良好的信誉从70多家房地产公司脱颖而出,成功与包公祠合作并控股。陈然投资近亿元,在开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买地、拆迁、规划、设计、奠基破土、施工,2002年底,一座占地六十多亩,气势宏伟、巍峨壮观的大宋开封府主体工程屹立在古都包公湖畔。为恢复大宋开封府的历史真貌,他们请河南大学的专家教授作了大量的考证,点点细节都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数百处的楹联和题字,皆出自名家之手。并高薪聘请著名演员,把包龙图主政开封府为民作主惩治贪官恶霸的故事表演出来,让游客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的真正含义。
大宋开封府轰动河南,享誉全国,成为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人的廉政教育基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封府景区为焦裕禄干部学院和开封市委党校的现场教学点,每年接待前来参加现场教学的学员近万人。200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等亲临大宋开封府视察指导。
西陈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陈然崇高的文化品位。他敢为天下先,率先意识到文化产业的力量,成功地开发了“开封府”旅游景区,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之先河。
地灵人杰
西陈村地灵人杰,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尤其是厚重的历史文化,点亮了它历史的天空。
陈孔光,就读于河北大名七师。七师是大革命学潮发源地之一。长垣的郭仪庵、于绍孟均是学潮的积极分子和组织者。七师的中共党员发展到100人。陈孔光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成为学潮的骨干分子。国民党当局为遏制革命烈火,出动军警,对七师进行镇压,陈孔光受重伤牺牲。
陈守训,1925年生,黄埔军校毕业后,编入青年远征军206团,经中共策反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兵团九师。1947年,在延安保卫战中头部受伤,从而大脑失常。
陈润身,曾任长垣县财政局局长。在十年的任职期间,辛勤工作,开源节流,培植财源,改变了县财政收不敷支,靠吃补贴过日子的状况。其工作事迹分别刊登在《经济日报》《河南日报》等国内报刊。1989年获国家财政部劳动模范。多次受到省市部门的表彰。
陈海文,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内著名作家,1963年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95年元月,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蒲园》杂志,该刊物面世后,立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目前已编发160期,持续办了20年,为长垣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陈海文优美的叙事散文,受到了读者的热捧。他出版了散文集《芸芸众生鸟》,《故乡人》,《雨的记忆》,《家住大河边》,《亲娘·那一年》等专著。
陈振宇,国内知名的李化龙研究专家,先后在《中州诗词》、《论史诗萃》、《中华吟薮》等刊物发表诗词百余首。先后出版诗词集《瘠土俚歌》、学术著作《北宋开封伊尹传略》和编选《开封府楹联诗词选》。他的作品被收入《20世纪中华诗人代表作》、《20世纪中华诗人传略》、《世界诗人辞典》等书籍。他曾任长垣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古蒲诗词楹联报》主编、开封梁苑诗社副社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楹联学会会员,开封市梁苑诗社顾问。
陈淑贞,女,省内知名散文作家,作品散见于《中国档案》,《档案管理》,《山西档案》,《甘肃档案》,《牧野》,《新乡日报》等报刊。2010年出版的散文集《乡路》,在文坛引起轰动。
陈冰,现为长垣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市作协会员、兰考县作协会员。从小喜欢写作,16岁开始在《河南日报》、《长垣县志》、新乡市广播电台、《新乡晚报》、《新乡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蒲园》等报刊、电台、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杂文、小说等百余篇,与人合著《长垣印象》。
2022.10.10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huang.com/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