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五行属什么属性,白字五行属什么属性的

茶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六大茶类里,平常见的最多喝的最多的是绿茶,除过绿茶之外,第二大茶类就是红茶,我们知道绿茶是不发酵茶,而红茶则是全发酵茶,那如果按发酵程度来分的话,还有微发酵的茶,和半发酵的茶。接下来将要说的白茶,其实就是微发酵茶,白茶是六大茶类里的特殊珍品,它特殊在哪儿呢,特殊在它的生长和制作,白茶的生长不是人为,而是山林之间偶然诞生的,可以说白茶树的生长全凭上天赐与;白茶的制作也特别简单,不需要锅炒杀青,也不需要揉捻整形,用最简单的工艺做出最有品质的茶,这就是白茶。

历史上关于白茶的记载,最早是在东汉。东汉时期,有个叫尹珍的人,看起来像个女人的名字,其实是个伟大的男人。他是儒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这人可能大多数人不太熟悉,但是熟悉他的人又对他特别崇拜和敬仰,特别是在贵州地区,尹珍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就和孔子在山东人心中的地位差不多,都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教育的开拓者,而且在贵州就建立了三十多所学堂,现在在贵州正安的尹珍务本堂就是他当时建学堂的历史见证!

尹珍这个人啊,可了不得,像咱们现代人都知道,住在大山里的孩子不容易,要想有前途,那肯定得走出大山对吧,不管是求学还是打工,你首先得走出来,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那在东汉那个年代,尹珍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事实上,尹珍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走出贵州大山的人,他心怀壮志,抱负太大了,有多大呢,就说他那时候,二十岁,就靠着一双腿走去了河南,从贵州到河南一千三百多公里,这人走着就去了,哎,要知道那时候可没导航,没地图啊,这人啥也不管,就凭着一颗求学的心,闯到了河南洛阳,他乘坐马车也走了整整两个月。

跑这么远,去洛阳干嘛呢,当然是去找许慎了,许慎是文字学家,人称“字圣”。就说咱们古代历史上这些人物啊,名气大你不能光夸名气大,哎,加上个称呼,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像诗写的特别好的,有诗圣杜甫,书画方面造诣高深的,有书圣王羲之,那许慎是研究字的,所以是“字圣”。许慎在认识尹珍的时候恰好在编写一本书,叫《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这本书可有来头了,这是咱们中国最早的字典,里边囊括了对当时几乎所有字的解释。当时尹珍找到许慎,虽然是奔着求学拜师去的,但他对许慎编写的这本《说文解字》也贡献极大,具体有什么贡献咱们待会儿会讲到,现在呢先说说尹珍上门找许慎,遭遇了什么。

尹珍这个人啊,其实别看是山里出来的,但人家是土豪呀,在贵州地界,人家当时可是四大豪门之一,出个远门不仅是有下人陪同着,包括随身带的换洗衣服,鞋子什么的应有尽有,实在不行就多带点钱,想要啥哪里都能买是吧。咱们别一听说尹珍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就以为人家过的多苦多艰难,其实不是,虽然当时没有汽车、火车、甚至飞机,仅仅是马车,也算是顺风顺水的就来到河南洛阳了,但是找到了许慎的家门,许慎凑巧在家忙着编写那本《说文解字》呢,没工夫搭理这位不速之客。当时许慎的管家不是听到有人敲门嘛,就走出去这么一瞧,一看来的人穿衣打扮光鲜亮丽的,琢磨着这样的着装指不定是哪里来的富家公子想攀附关系,管家呢直接就是关门谢客,您哪儿来的就哪儿凉快去。

许家的大门,咣叽一声就给关上了,这尹珍找谁说理去啊,我从贵州来的,两千多里路呢,你让我回去?尹珍当然不乐意啊,你让我回去我就回去,我家好歹也是贵州四大土豪呀,当下尹珍就席地而坐,直接坐在了许家大门口,干什么呢,哎,他拿出了自己老家的特产,茶叶。尹珍取出茶叶放进嘴里就开始悠闲的嚼着,不一会儿,茶叶的浓香味儿就飘进了许慎家里,弄得许慎家里是绕梁三尺有余香,到处都是香的,许慎肯定也就闻到了啊,哎,许慎赶紧问管家,这是哪儿来的香气啊,管家琢磨半天,想到了门外那位公子,就告诉自家老爷事情的经过,因为茶香,就赶紧让管家把人给请进来。

管家赶忙出去请尹珍。尹珍在管家的带领之下,终于是进了许家。许慎平日里也有煮茶喝茶的习惯,所以家里现成的茶具也是有的,这会儿管家把尹珍直接带到了许慎的书房里,到房间一看,尹珍发现了意外之喜,什么意外之喜呢?就在房间的中央,放着煮茶的器具,虽然简单,却也证明了许慎是有饮茶习惯的,也是个好茶之人,那这样尹珍就知道怎么投其所好了。

尹珍大大方方在许慎家中煮起茶来,茶叶放进煮茶的锅中,刚开始煮,这茶香就往外飘了,许慎闻着浓郁的茶香感觉神清气爽,心情也高兴起来。等到茶煮好以后,尹珍把茶端到许慎面前,只见茶碗里的茶叶外形优美,一片片的茶叶像银针一样在茶碗里沉浮,茶汤的颜色也是清澈透亮的,这色和香都有了,那味道呢,等许慎喝了一口之后,果然对这茶赞不绝口,这种清淡中带有回甘的茶许慎也是第一回喝,但是喝这么一回,许慎就喜欢上了这种茶。

当时被尹珍带到许慎家里的这种茶,就是现如今我们说的六大茶类里,白茶的前身。当时也因为这个茶,许慎直接和尹珍成了好友,尹珍在许慎家里住下,每天和许慎边喝茶,边探讨文学,一时间因茶竟成了知音。不过许慎比尹珍年长,懂得也多,所以许慎就很大方的把自己毕生所学教给了尹珍,而尹珍帮到了许慎什么呢?因为尹珍的出现,许慎对茶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当时茶还被称为“荼”,所以许慎听取尹珍的意见,在《说文解字》里专门对“荼”做了很详细的解释。

前面专门提到过,茶在古代本来是不念茶的,念“荼”,是唐代的时候,茶圣陆羽专门把“荼”改成了“茶”。所以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这本咱们中国最早的字典里头,解释“荼”,那“荼”就是许慎和尹珍喝的那个茶啊,既然是茶那就得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解释,所以许慎用了槚、茗、蔎三个字来分别解释茶的色香味。槚是木字旁,右边是贾宝玉的贾;茗是草字头下边一个姓名的名;蔎呢不太常见,也是个草字头,下边是古体字设计的設。现如今我们把这三个字,槚、茗和設都用来表示茶,现在,茗几乎和茶一样通用,但当时这三个字是代表了茶的色香味。

现在很多学者,包括一些茶文化界的人认为啊,是尹珍的出现,让茶在《说文解字》里有了更清晰的解释,而在贵州当地也有种说法,是说尹珍那时候喝的茶啊,是中国白茶最早的雏形。我们今天能在历史上找到的关于白茶的记载并不多,东汉的尹珍算一个,他在屋檐下嚼茶的典故也是白茶众多故事中最有历史意义的,当时尹珍的茶浓香四溢,从门外飘进了许慎家里,而现在我国做出的白茶也是无比的醇香,喝进嘴里清淡回甘。

在喝茶的圈子里,有个公认的事情,那就是最好的白茶,一定是福建产的,这话没毛病。白茶的主要产区还都在福建,福建的福鼎白茶政和白茶,这在全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好白茶,那除了这两个地方,其他地方就没有好的白茶了吗,不,其实也有,像湖北产的白茶,还有云南,也就是尹珍的老家产的白茶,这都算是好茶,不过论市场知名度,包括茶叶总体的品质来说,最突出的还是福建的福鼎白茶,而福鼎白茶里,有四个品种分别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那如果说近十年来,什么茶发展最快,到现在还在持续大火,喜欢喝茶的朋友,一定也会会心一笑,回答是白茶!由于白茶的出现,许多朋友经常把白茶跟安吉白茶搞混,但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安吉白茶是绿茶,而白茶呢,是正经的六大茶类的一大类,而白茶的代表呢,就是福鼎白茶。

这里多说一句,爱美的女性朋友呐,可能一直没有喝过白茶,但是说不准啊,又可能早都跟白茶有过亲密接触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爱美的女性朋友,化妆品肯定经常买,而许多欧美大牌的化妆品里呢,就添加了白茶里的有效成分,比如2016年上市的香奈儿十号乳液,就含有从福鼎白茶白毫银针里面萃取的茶氨酸和茶多酚等活性成分,专门针对天生或暂时敏感性皮肤的女性朋友。大家是不是没想到呢?

目前福鼎白茶的几个品类,按照品质来讲,最好的是白毫银针,也就是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白毫银针呢,形似银针,茶形肥大、满身披毫,都是用单芽制作的;其次呢,要数白牡丹,白牡丹一般会选用一芽两叶或一芽一叶制作,初展的叶子夹着一颗满身白毫的翠绿芽头,冲泡的时候,浸在水中,看起来嫣然一朵美丽的小花,叫白牡丹真是名副其实,好听又贴切;最后呢,才是贡眉、寿眉,尽管国家标准有相关制作要求,但是目前市场上,贡眉、寿眉都是用做过白毫银针跟白牡丹的其他原料做的,比较混杂。所以,大家要是喝白茶,相对推荐喝喝白牡丹,喝白毫银针,多少有点奢侈了。白牡丹既有白毫银针的鲜爽、毫香,茶汤呢,更加醇厚有味,还耐泡;关键是性价比好,喝起来没什么负担啊。

长路漫漫,唯茶作伴,我们下个故事再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58376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huang.com/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