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没用,免不了唠叨;说了有用,一句话就好。
是否有用,不在于对方是否听你的,而在于你是否会说。有些不经意的话,对方既没留意,也没听明白,但效果却出来了,这样的话,往往是隐喻。
萨提亚是家庭治疗大师,有一次,她跟七口之家会谈。她照例是先跟大家问好,然后逐个地认识,招呼大家坐下,“找一个你喜欢的椅子,我们可以四处移动它。”接着,又顺口来一句,“没有什么是固定的。”(《萨提亚治疗实录》萨提亚、鲍德温著,章晓云、聂晶译)
这顺口的一句话,现场是没人注意的,甚至作者鲍德温在解读时,都没注意到它的玄妙。它分明是在告诉来访者,在关系中,你是自由的,你可以随意移动你的椅子,而不是被固定在某个地方。
而家庭中的问题,或者人的心理出现问题,正是由于不会变通,不会挪动椅子,呆板地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应对所导致的。
用隐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需要你去创造隐喻;有时不用那么麻烦,你去借用他的隐喻。
罗杰斯借用了玛丽蛇吞巨兽的隐喻,轻松地帮到了玛丽。胡记者以前也借用一个大学生的梦,帮助他化解所谓的抑郁。他梦见自己跟父亲打架,却打不赢;胡记者让他睡前设想打赢父亲,只要在梦里终于打赢了,他的抑郁也就好了。
无独有偶,有个女初中生,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她的脑子里总是浮现自己的尸体。走在路上,她想象自己被车撞死的样子;看见头上挂着店铺的招牌,她能想象到自己被砸死的样子;坐在车上想着自己被车撞死的样子; 看窗外风景的时候,想象自己跳下去,跌落马路上被刚好经过的车碾成肉泥的样子;洗澡盯着下水道看的时候,想着里面会不会突然跳出来什么把她杀死。这些想法随时随地都会出现,而且挥之不去,导致她看不进书,也睡不好觉。
当你想到这些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害怕吗?
害怕,期待,讨厌自己。
太讨厌自己了,恨不得杀死自己。
您可以这样理解。
你有不一样的理解。
没有,但是——
嗯。
有时候会突然觉得自己很重要,有时候觉得自己一点用都没有;有时候觉得自己最讨人喜欢 ,有时候又很讨厌自己,比较矛盾。
像荡秋千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动画表情]不过最近几个月都固定在讨厌自己的状态,想静下来想事情,但脑子里全是自己的尸体。
女孩的幻想是白日梦,跟梦一样是隐喻,它的寓意是:太讨厌自己了,恨不得杀死自己。女孩的叙述也验证了这一点,因为她最近几个月固定讨厌自己,讨厌到一定的程度,就想杀死自己了。
这也是她为何一个多月来总想着自己的尸体的原因。
既然是隐喻,就可以借用。胡记者问她看到的尸体是什么样,有没有血淋淋的场景。她说没有,就是看到尸体躺在那儿。这就好办了。
现在你想象你看到尸体。看到了吗?
嗯。
然后你走过去,看着她。
死透咯。
你在她脸上拍一下,说:起来,艹,装什么装。把她拉起来。
死了,一滩肉泥。
[动画表情]
没,我看看能不能捏起来 [动画表情]。
好,把她捏起来,说:装啥装,起来。
行,捏起来了。
[动画表情]以后想到了,你就这么做,然后把你的微信名给改了:装啥装!
行。
因为女孩跟胡记者聊天时用的微信名是尸体,所以,胡记者让她改。
而在这段对话中,“装啥装”也是别有用意的。聊完之后,女孩的状况就立马有了转变,能够笑着跟妈妈聊天了。
当然,不能指望这一次就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自我认同感低的问题是不可能三言两语解决的。对这点,胡记者也给她来了个隐喻:
比如给你一把枪,你用枪瞄准自己呢,还是瞄准敌人。
敌人。
但现在你在瞄准自己。
是的,现在给我的话我会自杀。
对自己太狠了,调转枪口,这是你需要做的。
愤怒就是一把枪,有人用它瞄准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乃至最后生无可恋,想要自杀。要女孩别贬低自己,对自己好一点,她会说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不知道该如何做。抱抱自己?说自己是最棒的?没用。但你告诉她,别用枪瞄准自己,请调转枪口;她就好理解了,似乎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至少她的无意识知道这一点。
就像一个内心混乱的人,他特别强调整洁。他的衣服必须手洗,不能用洗衣机,因为洗衣机把衣服搅成一团,受不了;洗完衣服也不能拧干水,那也是搅成一团;就这么湿漉漉地晾着还不够,还得一丝不苟地把衣服给捋顺了;衣服干了以后,必须熨好,折好,放进衣柜;如果有谁的收了衣服随便放在沙发上,他看到了,也受不了,必须把衣服拿去重洗;每天早晨五点多起来,要搞一个半小时的卫生;哪怕是一尘不染的地方,他也要小心细致地打扫、归整。谁如果想给他帮忙,就会越帮越忙。比如,你想帮他拖地,你前脚拖,他后脚跟着拖,你走到哪里,他的拖把跟到哪里。你凶他,他也不顶嘴,只是温顺地笑,弄得你还挺内疚的。只要他在家,你就像坐牢一样,不能随意动,否则,拖把就来了,或者他又要开始整理什么了。他不嫌累,你看着都累。
他无法整理好内心的混乱,但他容易整理好房间的混乱。这是投射,也是转换,把不容易或没法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
隐喻也是这么转换的。
萨提亚说,椅子可以随意挪动,没有什么是固定的,她也是在转换。胡记者说,调转枪口,还是在转换。让大学生在梦里打赢父亲是转换,让女中学在想象中把自己拉起来还是转换。
直击要害的话,有时很直白,有时很隐晦。直白的话通常让人难以下咽,它有刺激对方清醒的作用,但容易遭到抗拒。而隐晦的话不会激起对方的反感,对方甚至一时半会儿都没听懂,但它所起到的作用是长远的。
好的沟通要懂得转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huang.com/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