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证明世道确实变了。
从前每条弄堂里,以至每个石库门里,都有人家养猫。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让它们捉老鼠。七十年前,我家也养过一只雌猫,与我同年。老人家到小菜场买菜时,都会带几分钱的猫食(给猫吃的小鱼,还有从大鱼的肚里挖出来的肝肠),猫鱼也要煮熟了,才能给猫吃。那猫很聪明,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去会到它的食盆旁,缠在给它拌饭的主人身边,不停地兜圈子。饿极的时候,它用前爪扑到主人身上去。等主人们饭后,它还会习惯地到畚箕里去找鱼骨头。有时候它偷吃了家里的菜(因主人不注意,被它把刚刚烧好的荤菜拖跑),或者敲碎了东西,主人就处罚它——停它一天的伙食。如果它随地大小便,主人也这样处罚它。它很聪明,似乎理解主人罚它是因为犯了错误。
因为养了猫,所以我家一直没有老鼠。然而有一天,不知怎么,家里竟发现了老鼠的踪迹(这只老鼠很可能是从阴沟洞里爬进来的)。我们就将猫抱到发现老鼠的天井里,禁闭门窗,并在玻璃窗里面偷偷窥视。只见老鼠看见猫就拼命逃窜,猫看见老鼠,则立即追上去,一次没扑到,再扑第二次……终于,老鼠成了那猫的美味大餐。记得迪斯尼动画片《老鼠和猫》里有猫抓老鼠的情景,里面的猫抓住老鼠后,将老鼠当玩物戏弄,实属艺术夸张,不是现实真相。
我家那只猫一般安分地待在家里,只有它想要社交的时候,才会从晒台(那里是它唯一可以通向外面世界的地方)上爬出去。这大概说明它想要谈恋爱了,尤其是晚上,总是由雄猫发动攻势。除非满足了它的欲望,否则雄猫就不停地叫唤,那叫声凄厉而响亮,与平时猫叫完全不同,有点像婴儿的哭声,影响人们睡觉,所以有时邻居会用竹竿驱赶求偶的雄猫。雌猫生产后,不肯让人触动它的贝贝,一旦它发现有人动过,就会叼着小猫“搬家”。但是几天后主人却将它的贝贝们扔到垃圾箱里去了。可怜的老猫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若有所失地一连好几天。
那猫曾经是我儿时的玩伴。我常常拿一根竹竿在手里挥舞,这时它像傻子般地追赶竹竿的影子,显得很高兴。我还常常用手拎起它的耳朵,如果我抱它,它也不拒绝。我十二岁那年,这只猫到了它的垂暮之年,奇怪的是它并不死在家里,而是主动离家出走,一去不回。我估计它得了老年痴呆症,迷失了归路。有人说狗忠猫奸,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有道理。
世易时移,现在的猫们完全变了。不知道为什么,晚上再也听不到它们“叫春”的声音。过去猫捉老鼠天经地义,现在却相反,猫见了老鼠没有什么反应,既不捕捉,也不亲热,爱理不理的样子。这种现象令我好奇而不解,只是觉得,大概是世道变了。我想从前老鼠怕猫是因为有愧于猫(传说猫是老鼠的师傅,排十二生肖时,老鼠背叛了师傅),现在猫怕老鼠,也许也是做了对不起鼠的事?
但我还是想一本正经地找一找答案。我发现,时下有两类猫,一类是家猫,它们大多是养尊处优的宠物,从不挨饿,也很少运动,变成了一天到晚晒太阳的懒猫,所以见了老鼠,眼开眼闭,无动于衷。另一类是小区里的流浪猫。但野猫现在也有好心人给它们喂食,虽然不如宠物猫似的养尊处优,却也不至于挨饿了。它们在野外经常看见老鼠出没,时间久了,就见怪不怪,自然而然成了邻居。它们似乎学会了“和为贵”的古训,和平相处,成了友邦。至于不叫春的原因,最近我才知道,是一些有心人在猫食里下了避孕药,药物起作用,使猫的雌激素下降,使雄猫失去本能,不再叫唤求偶了。不知这个解释对不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huang.com/7563.html